新闻中心

罗定知州和县长的奇闻轶事

通讯员 陈大远 莫德平 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平定瑶乱后,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辖东安、西宁两县。民国元年(1912年),政府统一撤销州、府一级建制,罗定州改为罗定县。州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分别叫知州和县长,他们在罗定施政期间,留下不少勤政爱民的故事,也有一些荒诞不经传说。

罗定知州和县长的奇闻轶事1

沉迷“青乌术”的知州戴锡纶

《青乌术》为风水第一奇书,主要讲风水堪舆寻龙点穴之术,在历史上影响巨大,以致“青乌术”也成了风水学的另一名称。

清道光年间,罗定知州戴锡纶是河南人氏,举人出身,他沉迷于青乌术,民间流传不少有关他的传说,州人称之为“戴公”。

戴公到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巡察城垣,他认为应改风水格局,于是命工匠堵塞小南门,另开小东门。在凿开小东门时,工匠意外发现一块城砖,竟刻有“明兵备道戴锡纶”字样,州人以为是戴公显灵。今查方志,明朝职官表并无戴锡纶其人。姓名之巧合不足为奇,但一清一明,皆为一州的最高长官,今遗物重现,人皆以为天助,无不暗暗称奇。

其后,戴公又于小东门上建太乙楼,选三月十五日午时为吉时升梁,并预言要吊工见太阳方可升梁行墙。其日,只见州中浓云满天,阴阴欲雨,董事断言当日不会有太阳,时辰未到便匆匆行事。一会,戴公从衙署出来,乘至东门,忽然间东风骤起,拔开浓云,太阳正照,戴公抵步,见已兴工,怏怏不快,一声不响便打道回衙。此后,戴公的名气越来越大,州中凡有建筑兴建,均请戴公择日卜地。戴公大刀阔斧进行风水改造,先在城垣北面建一小塔,以壮州中形势,继后又将文昌书院迁建于南平墟,并择三煞日升梁,州学正误改其时,戴公怒而斥之,言其不堪教导。今南区小学文昌书院旧址仍有戴公墨书题点的梁木。戴公任满后升高州知府,据说戴公在高州亦进行过风水改造,戴锡纶后来调入钦天监供职,成为一名国师。戴公入京后仍十分眷念罗定,曾著有《罗定补救论》一卷流传于州中。

至于明兵备道戴锡纶,史志欠载,后雍正年间知州王植修《罗定州志》,以《重修罗阳书院碑》(前身为文明书院)中所记,将他补入职官表,为康熙十七年(1678年)罗定兵备道。在明末清初数十年间,粤西先为南明政权,后又经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城上经常易帜,据此推知,可能戴锡纶曾为南明旧臣,故此有“明兵备道”之称谓,以此补白,权作参考。

罗定知州和县长的奇闻轶事2

县长陈公鼎:

从收发员到县长,只因姓名相近

陈公鼎,罗定附城大涌人,1925年6月出任罗定县长。

陈公鼎原是某报收发员,专门负责递送报纸信件。当时某报主笔陈公献被当局缉捕,因姓名相近,误将陈公鼎提去。其时,江孔殷与陈公献相熟,江孔殷是清朝遗老,人称太史公,在广东各界极有名望,他亲自出面保释。陈公鼎出狱后便去拜谢江太史,江太史才知弄错。他见陈公鼎年纪轻轻,人却十分精明,甚为爱惜,便对他说:“你年纪尚轻,今后做事要三思而行。”陈公鼎巧妙对答:“我什么都敢做,只要太史公您同意。”太史公更喜欢他。事后,江孔殷向廖仲凯查询,广东何地尚缺县长一职,刚好罗定空缺,即便推荐陈公鼎出任罗定县长。

陈公鼎任罗定县长1年零3个月,最大功绩是开文明婚礼之先例。他同时兼任官产分处处长,办理投变各处官产事宜。期间,他利用职权,浑水摸鱼,趁机将塔脚附近的一块原学宫公产地充作官产地变卖给周寿记,后又将菜市(今文化宫)附近一块公地变卖,中饱私囊,以至市井哗然。陈公鼎离职后充任郁南县禁毒局局长,在任期间,查禁广西官僚黄绍竑属下的鸦片,没收大洋数十万,枪械查扣后发回。后来黄绍竑以扣枪为由追查此事,陈公鼎携款潜逃香港,几年后挥霍殆尽,客死香港。

陈公鼎的后任梁公博为五区石寨人,他亦步陈公鼎后尘,上任后与官产分处检察官勾结,将州城墙分段拆除,城砖变卖谋利。上任仅一个多月便被撤职。其后,罗定县官产分处亦被裁撤,归并由县公署办理。

县太爷开墟——“不准嘈”

关玉廷,开平人氏,1943年6月任罗定县长。在任期间,正值日寇侵华,罗定水上运输日显重要,关玉廷拟在华石双豆东水河边开设一新墟(墟,也作圩,集市的意思),以增加税收,取名为双龙市。开墟这天,关玉廷亲自前往训示。他找了块高地,清好嗓门,准备就新开墟场的意义及当前的抗战形势等作一番高论。无奈墟场上人头涌涌,声浪鼎沸,他的训示完全淹没在民众的声浪里。关玉廷几次高声喝止,人们仍无法静下来,他感到有失尊严,于是大怒,命人鸣锣,并大喝一声:“不准嘈!”(嘈,粤语,喧哗、吵闹的意思)墟场上的人声这才被遏止下来。其后,战事日紧,民众生活困难,双龙市墟场也日渐冷落。于是后人戏说,墟场本该人多嘈杂才显繁荣,因为县大老爷一句不吉利的“不准嘈”,让双龙市墟始终无法兴旺起来。之后,关玉廷开墟的逸闻却流传于民间,凡有人说了不合时宜的话,都谓之为“县太爷开墟——不准嘈”。

罗定知州和县长的奇闻轶事3

民国荒唐事:用枪炮“选”县长

1921年(民国十年)4月21日,广东省省长陈炯明公布了《县自治暂行条例》《县长选举暂行条例》及《县议会议员选举暂行条例》,并于是日委定全省94个县自治选举监督,各地即先后举行选举,全省共有60多县选出了县长。其中除少数是对革命有贡献的同盟会员和曾赞助过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归国华侨外,其余绝大多数是地主豪绅、官僚政客、奸商市侩和陈炯明的所渭“省署派”亲信。群众对这次选举并不热心,参加投票人数不及全省人口十分之一。

而罗定县的县长“选举”,更是充满了枪炮声。

据民国《罗定志》载:民国十一年,民选县长县议会成立。省长陈炯明创民选县长制,同时选举县议会议员,以纳代工费银六毫者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黄森然、陈龙标、谭璜璋当选,呈奉省长圈定黄森然为县长。

1921年(民国十年)11月9日,陈炯明在广州悬榜发表委任68县民选县长。罗定民选县长为黄森然(罗定泗纶青桐人)。

想当县长的还有陈龙标,他是罗定太平人,民国四年龙济光时期曾被委任为罗定县保卫局团总。谭璜璋是罗定细坑人,民国十年刚从广东公立法政学校毕业,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当时太平民军团长彭冕旒,因为驱赶桂军有功,以“省署派”自居,为霸占地盘,便用计扶植陈龙标当县长。1922年底,他率领民团百余人,先到城外新街驻扎廿多天,用武力威胁黄森然下台,黄不服,遂约定时间派出队伍与彭部决斗,但只纠得二三十人。某日,双方拉队经南平墟到达城南三四里的牛屎桥附近,各自摆开阵势火拼。附近的居民纷纷前往观战。开火时仅打响了几枪,黄部即举起白旗投降,黄森然畏惧,被迫去职,成了街谈巷议的笑话。陈龙标就这样当上县长,彭军因此进驻县城。但陈龙标在县长位上未够半年,便让给谭璜璋了。可能是抢来的县长不合民意,地方官商全不配合,谭璜璋是当地人,又是学司法的大学毕业生,政商界都较为认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1923年,彭冕旒部被编为讨贼军第四师八十六团。谭启秀在观音山反正后一度被沈鸿英部缴械,后率部回到罗定任警备司令。当时,谭军驻大营(今党校),约有三营人,彭军驻一墙之隔的彭家祠和南门城楼,也有数百人。

俗话一山难藏二虎。谭部处彭部两驻地之间,出入受制,某日,谭军首先围攻驻彭家祠的彭军老巢。谭军在大营方向挖开彭家祠的墙脚,采用火攻,另从基督教福音堂的顶楼向彭家祠射击,彭军利用彭家祠的后楼居高固守,双方激战3天,各死伤数十人。因为战争发生在城内,战火又相当激烈,因此,城内及城外一二里内的商户和居民,都关门闭户避险。最后,由基督教会的西人医生辛约瑟出面调停,才结束战斗。彭军退回太平,县城由谭军驻扎,陈龙标失去靠山,只好将县长职位拱手让给谭璜璋。谭璜璋任罗定县长仅3个月便让位给素龙赤坎人黄玉钟,黄玉钟任内亦仅3个月即改由粤军第三师驻防团长连县人周汉铃代理,后又改为由中山人林子彬代理。

下载安装云浮通客户端